2021新冠疫苗最新消息(更新时间4月7日):
4月6日消息:
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4月5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280.2万剂次。
3月11日消息:
全国多地陆续开放普通人新冠疫苗预约
今年2月以来,全国多地开始逐步开放全民免费接种了!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绍兴市、湖南省宁远市、海南省三亚市、海南省琼海市、北京市等地已经对普通人群放开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3月5日消息:
中国17支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张业遂介绍:到目前为止(2021年3月4日),中国已有17支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支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多支疫苗在境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无偿援助。
3月5日消息:
5000多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已接种国药新冠疫苗
“这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5000多人,均接种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体现了对国药疫苗的高度信任。”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透露。
2月25日消息:
“武汉造”新冠灭活疫苗获批上市
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注册申请。该疫苗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
2月24日消息:
第三款国产疫苗即将上市
2月24日午间,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称,2月21日,公司正式向国家药监局提交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附条件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2月22日消息:
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能替代核酸报告吗?
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必要时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2月20日消息:
国家医保局: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免费接种不影响看病就医待遇
2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和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一是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财政对医保基金给予适当的补助,居民个人免费接种。二是医保基金主要通过动用历年的结余来负担,不影响当期基金的收支,也就是说,不会影响群众当期的看病就医待遇。
我国已接种新冠灭活疫苗3100万剂
在最新发布的中疾控周报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中国疾控中心一直在密切监测新冠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事件。截至2021年2月3日,我国已接种新冠灭活疫苗3100万剂,接种对象包括一线医护人员、冷链行业从业者、海外工作或学习的人员等,不良反应率并不比流感疫苗高,这证明了中国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
2月19日消息:
中国已批准16个疫苗临床试验
国家药监局2月19日披露,目前,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中国2个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应急批准5条技术路线共16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其中6个疫苗品种已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2月9日消息:
单针新冠疫苗来了
近日,陈薇院士和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单针接种疫苗28天后,疫苗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为100%,总体保护效力为74.8%,未发生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我国新冠疫苗怎么选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
尽管我国有5条技术路线,但每一种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性上,细分起来都是不一样的。
从保护效果上来看,最新的mRNA疫苗保护效果是在90%以上,灭活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在70%到80%这样一个范围。
从安全性上来讲,医学是试验科学,它的安全性高低、把握度大小取决于试验了多少人,试验了多长时间。灭活疫苗人类已经使用上百年了,所以它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2月5日消息:
北京科兴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2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注册申请。该疫苗适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2月1日消息:
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能带走按压棉签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新冠疫苗接种场所预防核酸环境污染工作指引。根据指引,注射完成后,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受种者将按压接种部位的棉签统一废弃在指定的回收容器内,不得带离现场。
所有医疗废物应集中收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未设在医疗机构的临时接种点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
疫苗外包装盒和疫苗说明书要留存在接种单位,按医疗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