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速览:4月7日,特朗普总统在Truth Social上发布强硬言论,指责中国在已有高关税的基础上再追加34%反制性关税,并宣布:如中方不于4月8日前取消该加征措施,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征收总计高达50%的进口关税,并中止一切双边会谈。这一表态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被誉为中美贸易战“最危险的一刻”。
一、生死线已划出:哪些卖家会最先出局? 1. 高依赖美国市场的中低端卖家(亚马逊FBA、小工厂、铺货型)
- 典型特征:客单价低、利润微薄、无品牌、无自主物流能力;
- 冲击后果:产品利润全被关税吞噬,若继续发货将陷入亏损运营。
2. 有跨境能力但未完成市场多元化的卖家(DTC、B2B)
- 典型特征:有团队、有产品力,但市场仍以美线为主;
- 应对建议:快速评估美线业务的可持续性,寻求“地理分散+财税结构优化”路径。
3. 品牌型、全球化运营的卖家
- 典型特征:拥有欧洲/中东市场布局,有海外仓、多平台运营经验;
- 战略优势:有提价权,有平台议价能力,有能力在关税冲击下转移阵地。
二、第一性原理看本轮冲击本质 关税本质是商品成本的政府强制加价 →
跨境电商的核心优势是“全球效率+价格差” →
美方施压的政治背景强于经济理性 →
此轮冲击不单是短期挑战,更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去依赖、重结构的“生死一课”。 三、卖家应急五步法:现在该做什么? 第一步:立刻重算美国业务利润模型
- 是否还有利润空间?是否能承受50%的关税?
- 如不能,是否存在品牌溢价空间?是否能转移物流路径或改变HS Code分类?
第二步:制定“削美保欧”资源调整计划
- 停止对美广告投放和新货备仓;
- 全面梳理欧盟/中东/东南亚账户与VAT注册情况;
- 加快部署波兰、德国、法国的合规链路(VAT+EPR+OSS)。
第三步:建立新合规框架
- 包括:关税模拟分析、发票链条重构、利润转移路径优化;
- 完成“从美国出海 → 全球多点出海”的合规重构。
第四步:加强对平台和消费者的沟通
- 对于有品牌的卖家,要适时通过社媒发布“因美国政策原因导致价格调整”的公告,争取消费者谅解;
- 对于平台卖家,密切关注亚马逊、TikTok、Temu是否将推出关税补贴或扶持措施。
第五步:多元化布局不是口号,而是生存策略
- 多平台、多币种、多关区布局,已成为行业主旋律;
- 越早行动,越有机会抢占下一轮红利市场(如中东、南美、东欧)。
打不死的卖家才能拥有全球市场 跨境电商不是靠风口成活,而是靠结构与韧性穿越周期。 50%关税,是美国给出的最恶劣考题。但正如每次危机都造就新一代冠军,这一次,也终将让真正有战略、有能力、有合规体系的中国卖家脱颖而出。 让我们迎着风浪,不被打倒,活着,活成标准。 —END—
萃欧CHINEURO(1).png (883.44 KB, 下载次数: )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昨天 17:14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