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1)_00.png (1013.3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近期咨询清关税务申报的客户比较多,如上图,典型的流程 [1] 香港发货人发货 → [2] 海运出口到比利时安特卫普港(ANTWERP)→ [3] 比利时报关行NV Cargo执行清关(形式进口人为中国公司)→ [4] 报关方式:DDP,货物清关后自由流通,税费由卖家承担 → [5] 清关完毕后,陆运到德国UNNA(交货地)→ [6] 最终收获目的地PL
基于大家普遍的问题,我们整理一篇详解文章《一文看懂FOB、CIF、DDP等国际贸易术语:谁清关?谁报税?谁承担风险?》
在跨境贸易中,许多卖家和供应链从业者都会接触到FOB、CIF、DDP等专业术语。但你真的理解这些术语背后隐藏的税务责任、清关义务和风险划分吗?本文将以跨境卖家视角,深入浅出地帮你理清这些关键概念,避免因错误理解而承担不必要的税务或合规风险。
什么是Incoterms?
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国际商会(ICC)制定,用于明确买卖双方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的权责划分,包括:运输安排、费用分担、风险转移、清关义务、税务承担等。 这些术语并不直接涉及所有权或货款支付方式,但对税务和海关合规有重大影响。最新版为《Incoterms 2020》,目前全球通用。
六种最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解析
以下是最常见的六种贸易术语,对每个术语我们从物流、税务和合规角度做详细拆解:
1. EXW(Ex Works)工厂交货
- 运输责任:买家全权负责从卖家工厂提货至目的国。
- 清关责任:出口清关和进口清关均由买家承担。
- 税务风险:卖家最轻,但买家若不具备清关和VAT资格将面临高风险。
- 适用场景:传统外贸B2B,买家掌控物流。
2. 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
- 运输责任:卖家负责出口清关和装船,之后买家承担。
- 清关责任:买家负责进口国清关与缴税。
- 税务风险:卖家无进口义务,但买家若未能合规清关将影响整个链条。
- 适用场景:工厂型卖家出口至境外分销商、品牌商。
3.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加保险加运费
- 运输责任:卖家负责运至目的港并购买运输保险。
- 清关责任:买家在目的港承担清关与缴税。
- 税务风险:与FOB类似,卖家不承担进口税责任。
- 适用场景:适合控制海运成本的B2B交易结构。
4. DAP(Delivered At Place)交货至目的地
- 运输责任:卖家负责运输至目的地,但不含清关。
- 清关责任:买家负责进口清关及缴纳VAT、关税。
- 税务风险:若买家无清关能力,容易被卡在海关。
- 适用场景:独立站、部分平台卖家与当地分销商合作交货。
5. 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
- 运输责任:卖家承担全程运输、清关与税金支付。
- 清关责任:卖家或其税代作为进口商。
- 税务风险:卖家需在进口国注册VAT或有税务代表。
- 适用场景: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Temu)、自营独立站直邮模式。
6. 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已淘汰)
- 说明:Incoterms 2020中已被DAP/DDP替代,不推荐再使用。
- 问题:客户需自行清关,体验差,平台不接受。
谁清关?谁报税?一张表看懂:
wechat_2025-04-29_170056_031.png (29.0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VAT合规建议:选错术语 = 选错税务责任!
1. 平台型跨境卖家(亚马逊、Temu):建议采用DDP,由卖家清关并缴纳进口VAT,OSS或本地VAT申报。
2. 两类卖家: 传统B2B出口卖家:采用FOB/CIF由买家负责清关,可规避进口税务责任。 独立站卖家:建议用DDP模式,注册欧盟VAT并通过清关国抵扣进口VAT,同时销售用OSS或本地VAT申报。
3. 谨慎使用DAP:除非买家有成熟清关能力,否则易被卡关。
案例:一个卖家选错术语的代价
某中国卖家向法国独立站用户销售,使用DAP术语,货物送达后客户无VAT号无法清关,导致包裹滞留、客户退款、产生高昂退运费用。若采用DDP模式,该问题可完全避免。 结语:Incoterms ≠ 简单物流术语,而是跨境合规责任分界线
正确使用贸易术语,是每一个跨境卖家合规的第一步。它不仅决定你是否要承担运输费用,更直接决定你是否需要注册VAT、是否承担清关责任、是否能控制整体合规链条。
华人咨询网(1m下).png (951.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 小时前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