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经济

三元“转型”初见成效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

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

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3%,主要归因于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对中国三元正极材料采购量的提升。

海外需求的增加以及大圆柱电池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开拓,正共同推动中国三元正极材料的增长,并使得三元材料企业的转型路径愈发清晰。

在此背景下,虽然整体增长势头不及磷酸铁锂,但三元材料凭借其在能量密度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在中高端动力电池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近期行业动态与企业表述则进一步显示出,三元材料企业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判断日渐明朗,新的目标应用场景也逐步清晰。

大圆柱与新兴应用成锚点

在一季度交流会上,格林美表示,欧美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动力电池仍以三元电池为主导。该公司预测,从长期来看,到2035年,三元电池将与磷酸铁锂电池共同占据市场。

格林美认为,在全球关税贸易背景下,三元电池材料的生产基地多数位于海外,这有助于拓展欧美及亚洲新兴市场。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三元电池出货量已超过5万吨,实现了同比增长。

2024年,格林美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位居全球市场第二,占据了全球市场15%以上的份额,配套了全球15%的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

除了看好三元动力电池在全球市场的增长潜力以及在中高级车型中的主流配置趋势,格林美还强调了三元材料在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新兴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

该公司透露,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所采用的动力电池材料即由格林美供应。

格林美进一步指出,大圆柱电池技术以及宁德时代“双三元”双核架构等技术的突破和快速商业化,有望使三元材料电池实现超过1500公里的纯电续航,这为其拓展至新兴应用场景奠定了技术基础。

容百科技同样将目光投向新兴应用场景。该公司表示,其三元产品在今年第一季度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批量化出货,终端客户覆盖了国内外多家头部飞行器企业。

容百科技预计,随着客户车型订单增多以及大圆柱电池技术的成熟,其韩国工厂的出货量将在第三季度大幅提升。

上述材料企业的判断,可以从亿纬锂能等推动大圆柱产业化的电池企业的市场布局中得到印证。

亿纬锂能公开论述指出,在1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市场,三元电池仍有其应用空间。该公司坚信,凭借更高安全性等,大圆柱三元电池是相较于方形三元的更优解决方案。

针对与方形磷酸铁锂的比较,亿纬锂能强调,三元大圆柱电池能凭借其能量密度优势,将针对性地解决中大型增程车型的续航痛点。

例如,其可支持大型SUV增程车型实现300公里纯电续航,并搭载六七十度电量——这是磷酸铁锂技术难以企及的。因此,三元大圆柱电池的市场定位并非与磷酸铁锂在成本上直接竞争,而是专注于满足后者无法覆盖的高性能需求。

此外,回收价值是三元电池的另一大关键优势。亿纬锂能认为,三元大圆柱电池不仅产值更高,其长达12年的设计寿命也可能使其使用寿命超过车辆本身,从而带来显著的回收价值。

该公司指出,这与欧洲市场部分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时可能需要支付处理费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基于这些综合优势,亿纬锂能判断,三元大圆柱电池将是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升科技也基于在高镍、超高镍产品技术上的突破,实现对全球高端电池客户的批量供应,包括了应用于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市场。

持续转型:海外布局、技术升级并行

面对国际贸易形势的深刻变化,拥有海外产能布局的三元企业正显示出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与市场拓展主动性。

格林美指出,贸易形势变化正促使部分产业链寻求中国以外的采购来源,如印尼。

容百科技亦表示,受关税政策影响,其对美出口已主要依赖韩国工厂,因韩国具备关税优势。

在此背景下,头部三元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正在加速。

容百科技韩国一期2万吨产能已于2024年底满产,二期4万吨产能亦在今年一季度开始调试,预计下半年达产。

公司预计一、二期总产能将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满产,并已着手考虑建设韩国三期工厂,规划产能约4-5万吨。

容百科技预计,自第二季度起,其美国市场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其欧洲波兰项目也已正式启动。

海外扩张的步伐不止于此,4月29日,当升科技(芬兰)首期项目正式奠基。该工厂由当升科技(持股70%)与芬兰矿业集团(持股30%)合资建设,首期规划6万吨/年三元产能,远期规划总产能高达20万吨/年。

与全球化布局并行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格林美数据显示,2024年其高电压中镍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商用,全年销量达4.4万吨,同比增长66%,并预计未来高镍及掺杂中镍高电压三元前驱体将成为主力产品。

容百科技同样认为,三元高镍与中镍技术路线将在长期内占据主流,其中中镍材料凭借高电压特性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

该公司正加速中镍产品研发,并已与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实现中镍材料的批量出货,待2026年欧洲工厂投产后,出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前沿技术领域,容百科技亦有深入布局。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持续稳定出货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则重点研发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

2025年第一季度,其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送样测试,同时正在仙桃基地推进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建设。

此外,容百科技还积极探索三元与锰铁锂的协同应用,其锰铁锂产品今年已在小动力和商务车市场实现集中放量。

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开始将有更多高端车型采用锰铁锂与三元的掺混产品,2026年相关需求均将进一步提升。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技术趋势。今年国内三元高镍化趋势的延续,也新受到了下游电动工具、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对高性能产品需求增长的带动。

整体而言,随着新兴市场对高能量密度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各正极材料企业正抓紧巩固三元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其转型路径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