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5-08-08_162033_072.png (91.1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昨天 16:41 上传
截图场景说明
卖家设定平台销售价为不含税价,有一笔销售订单金额为150欧元,客户事后要求开具发票,问题随之出现:
1. 平台默认卖家收到的销售款项为含税价; 2. 平台结算时销售方显示为"未知"; 3. 买家现在要求开具带卖家名称的发票; 4. 卖家如需开具含税发票,则需从原本不含税的150欧中再倒推出净价和税额进行申报。
结果:卖家自己承担增值税,利润直接减少,甚至可能倒挂。
示例说明
一个商品不含税价=100PLN,则VAT=100*23%=23PLN,含税价 =100+23=123PLN
- 若卖家设定销售价为100PLN,平台默认其为含税价,则要倒退出VAT(23%) 净收入=81.30PLN, VAT=18.70PLN
买家支付100PLN,并不包含增值税,实际卖家自己承担了18.70PLN的增值税,利润直接减少了18.70PLN,相当于直接"送客户一份税"。
- 卖家应设定销售额为含税价,在100PLN的基础上加上 VAT(23%)=100+23=123PLN 净收入=100PLN,VAT=23PLN
买家支付123PLN,包含了增值税,实际买家承担了增值税,利润不变。
正确认识
平台销售价 = 默认含税价!
无论你在Temu、Allegro、Amazon等平台销售商品,你设置的销售价格几乎都视为"含增值税价格"(Gross price)!
这意味着:卖家一旦确认订单价格,就是承诺要从该总价中分离并承担VAT税额。
定价是含税还是不含税,直接决定你赚不赚钱,请记住:
"发票开对了,利润才是真的。"
常见误区
"我只是平台代销,不是开票方"
- 不适用于客户后续索票的B2B订单场景。若客户需要发票并要求显示你公司名,你就是开票义务方。
"我没说含税啊"- 平台视同你价格为含税价,客户亦按含税对待,无需另加税。
"客户要开发票就加税"
- 不符合税务规则。一旦交易完成,价格已锁定,根据规则来即可。
专业建议:如何避免类似问题?
1. 定价策略明确为"含税价",并在内部财税系统中建立"税额拆分逻辑";
2. 若客户属于B2B企业,在销售前就需确认是否需要发票,并提前提示开票方式;
3. 设置发票开具流程:平台收款+客户抬头=触发开票机制;
4. 做好平台VAT政策匹配:是否代开、是否以平台名义开票、是否支持反向开票;
5. 建议使用系统开票,确保申报一致,账票匹配。
总结一句话:
只要你不是明确告知客户是"未含税价",并通过合同或报价注明税额,就默认你承担增值税。
微信图片_2025-05-14_164406_903(1).png (81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昨天 16:55 上传
微信扫一扫,阅读更方便^_^
|